气凝胶:建筑防火的“纳米盾牌”
在建筑火灾频发的背景下,传统防火材料因耐高温性不足、易老化脱落等问题逐渐暴露短板。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代表的新型材料,凭借其纳米多孔结构与超低导热系数(0.012-0.030W/(m·K)),正在重塑建筑防火的技术范式。从桥梁锚具到建筑外墙,从工业管道到深海隧道,气凝胶的应用案例验证了其作为“纳米盾牌”的防护价值。西部消防网为你整理一下行业信息:
一、桥梁结构:守护生命线的“锚具防火盾”
2023年潮白河大桥坍塌事故揭示了桥梁防火的致命弱点:电缆起火导致锚杯烧蚀,引发吊杆连锁断裂。针对此类风险,德谦新材研发的Dachin Aerogel 920气凝胶防火涂料,通过6mm涂层在1200℃明火中形成致密碳层,使钢桁梁耐火极限提升至3小时。
二、建筑外墙:节能防火的“双效革命”
安徽科昂新材料开发的2~5mm气凝胶涂层,在建筑外墙应用中实现两大突破:
隔热性能跃升:导热系数低至0.027W/(m·K),相当于40~60mm传统保温材料,使合肥某学校项目空调能耗降低30%;
A级防火认证:通过GB8624-2012标准,在1200℃火焰冲击下不燃烧、不滴落,有效阻断火势垂直蔓延。
该技术已扩展至新疆极寒地区,在-40℃环境中仍保持弹性,解决传统材料脆裂脱落问题。武汉先进院研发的气凝胶夹芯板,更将防火时间延长至4小时,同时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标准。
三、工业设施:高温环境的“**防护”
在石化、电力等高温工业领域,气凝胶的耐温性突破1000℃:
管道保温:气凝胶毡包裹的输油管道,在600℃工况下表面温度仅80℃,热损失减少30%;
反应釜防护:上海天阳时代技术的复合气凝胶涂层,使设备在1300℃火焰中保持结构完整,为人员疏散争取关键时间;
新能源安全:气凝胶隔热片应用于电池包,在热失控时阻止火焰蔓延,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

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032